上海,充满魅力的城市;体育,世界的语言;乒乓,牵起你我之间的友情。2019“新民晚报红双喜杯”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上,不同肤色、不同语言的人们,汇聚到了一起。因为乒乓,他们多了一个生活在上海的理由。
国际球队更壮大
第三次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,上海飓风俱乐部一口气组了三支队伍,俱乐部联合创始人法国人王安自豪地说:“我们是上海唯一一支由欧洲人创立的乒乓俱乐部,是一支国际化战队。”
在世界乒坛,国乒对于欧洲人而言,是无解的存在。而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上,欧洲人业余乒乓运动员也来向中国人取经。来沪四年,王安找到了喜欢上海的理由,“我从小打乒乓,可是欧洲很少有那么大规模的业余比赛,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很难,而在上海,每年一次新民晚报红双喜杯,让我找到了乒乓的乐趣。”
王安和朋友创立了飓风俱乐部,发展至今,已经有了100人的规模,其中多为在沪工作的外籍人士,年龄跨度从17岁到65岁。俱乐部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训练机制,周一周三教初学者,周二周四是高水平训练。俱乐部在沪上小有名气,上海红双喜乒乓房开幕那天,还邀请他们同本地俱乐部切磋球技。
王安告诉记者,为了参加这场年度盛宴,他提前结束新年假期,前一天才下的飞机,第二天就来到了赛场。
这次借着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契机,王安发出邀请:“欢迎任何国家、任何语言的乒乓球爱好者,加入我们的俱乐部。”
民间交流添友谊
改革开放以后,许多日本人来沪经商。掐指算来,中日之桥俱乐部成立快20年了。“平时上班节奏太快了,下班后聚到一起打乒乓球,我们结识了来自各个行业的日本‘老乡’。打完球之后,再一起聚个餐,实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事。”福岛直人的话,引来同伴的一片笑声。
能濑徹是俱乐部负责人,20年来,一批又一批日本人加入到俱乐部中,大家轮番在新民晚报红双喜杯上登场。正如俱乐部名字“中日之桥”那样,他们认识了越来越多中国业余乒乓球高手。生活中,他们也积极参与中日乒乓球交流活动。去年11月,听闻日本乒乓球民间团体来沪访问,在上海电视台日语主持人吴四海的牵线搭桥下,俱乐部一批成员来到活动现场,见到了前世界冠军松崎君代等人,大家直呼荣幸。
非洲小伙有心愿
硕大的背景板前,两个黝黑皮肤的男生,被一群球友簇拥着,举起手机连连自拍。王正龙和陈启周握着两个男生的手说道:“明年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战队,一起来新民晚报红双喜杯,体验乒乓魅力。”
盛产足球好手的非洲,也流行乒乓球运动?来自多哥的好好儿和贝宁的斯宾欢告诉大家,因为喜欢乒乓球运动,但苦于非洲乒乓球水平不高,到府坐月子推薦,所以他们选择来同济大学留学,“多亏了乒乓球,在同当地人的互动中,我们同时提高了汉语水平。”
刚来上海没几天,台中臍帶印章,在同济大学乒乓房里,两人结识了来自上海体育学院中乒院的一名学生。“他就是我们的乒乓老师,教了我们好几招呢。”好好儿说。本来这个周末还想继续打球,听说对方要代表犇奇物流汇腾消防队参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,好好儿和斯宾欢便兴致勃勃来一睹教练的风采,没想到,他们被现场浩大的阵势震撼。不同年龄、不同肤色的爱好者都能来参赛,他们也跃跃欲试了。
好好儿和斯宾欢有个心愿:“珍惜在上海的学习机会,一定要好好学中文,还要苦练乒乓球,台中印章,将来回去后就能帮助家乡人民提高乒乓球水平了。”
本报记者?陶邢莹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。
相关的主题文章: